合肥市全力构建“天地空”一体化环境监测网络
日前,合肥市印发《2021年合肥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》,紧紧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发展趋势,加快布局环境监测“新基建”,推动环境监测信息数字化,构建起“天地空”一体化监测网络。
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。充分利用全市11个国控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、10个省控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、1个市控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、132个乡镇(街道)大气小型标准站,每天24小时连续监测空气质量。针对PM2.5、PM10等大气颗粒物,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,遇到重污染天气时,加大监测频次。瞄准臭氧污染前体物VOCs,每小时出具一组监测数据,每月上报数据分析报告,开展O3敏感性分析和VOCs来源解析。布设3个监测点,对酸雨进行监测,实行“逢雨必测”。立足全市15个点位,开展环境空气降尘量监测。
水环境监测全流域。构建地表水质监测“9+X”指标体系,9项基本指标和X项特征指标,利用29个国控水质自动站、11个省控水质自动站、27个市控水质自动站,对巢湖湖区和柘皋河、兆河、裕溪河、双桥河、十五里河、派河、杭埠河、白石天河、南淝河9条出入湖河流考核断面(点位)进行监测,监测数据“三级审核”后上报。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、入河排污口、地下水质、农田灌溉水质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质,开展专项监测。
监测手段采用黑科技。利用两台走航车和三台激光雷达,对大气污染颗粒物进行溯源。运用卫星遥感,利用静止卫星与极轨卫星对秸秆焚烧进行监测,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每季度监测裸露土地情况。在全市范围内架设226个热成像中载云台摄像机,对秸秆禁烧环境违规行为实行24小时全覆盖监测。在南淝河、十五里河、派河3条河流重点河道位置,架设45个激光中载云台摄像机和12个球机,对三条河流重点河道水面漂浮物等环境问题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管。
相关阅读
-
万绿生态少球无球法桐的“加减乘除”
对人居而言,城市绿化不是各自分布的孤立存在,而是以特定法则运行的自然框架,让城市得以融入生活、嵌入情感。无论是... -
万绿生态少球无球法桐,春风自此不再恼人
春风已至,万物复苏,绿色正和城市一同苏醒,自此,大地终于褪去暗黄沉闷的旧衣,披上浅草萌动、枝叶鲜明的春色。枯燥... -
关于热电厂能效计算标准,浙江和全应的专家有话说
日前,浙江省《热电联产能效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》(DB33/642-2019)的多位起草人和省内的行业资深专家,会同上海全应科技专家... -
浙江公布双碳路线图,全应科技智能化方案引热议
日前,浙江公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。 浙江省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,碳汇资源增量空间有限。 实施意见提到,... -
碳排第二履约周期到来,智能化企业全应科技成为高排放行业选择
全国碳排放 交易 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日前顺利结束,第二履约周期即将到来。第二周期,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...